資訊中心

「課本裡的聖賢太遠了…」 做木工意外帶出英數興趣

2015-12-07

王嘉納。攝影:鄒保祥/親子天下提供

暑假期間,當都會區的孩子正在出遊或學習才藝,部落裡的孩子則趁夏季農忙賺生活費。「其他十四歲的孩子會念書,我們的孩子十四歲就會養小孩、煮飯、種稻、採金針,」花蓮縣玉東國中校長危正華的一席話聽似驕傲,背後藏著更多的心疼,也點出了偏鄉學校的困境。

玉東國中木工班導師王嘉納,是世界木工金牌,大學畢業後,因為錯誤的分發來到了這所偏鄉國中。十九年前王嘉納剛到玉東國中時,看到班上只有小貓兩、三隻,一問才曉得大家都住在赤科山上的工寮採金針賺生活費。

王嘉納到山上找學生,學生還安撫他:「老師,別擔心,我們兩個星期後就下山了。」有時候,學生蹺課情形太嚴重,還必須商請部落頭目透過社區廣播,提醒學生要來上課。

從木工學做人處事的道理

在七、八年級的一般課程中,學生不是蹺課就是睡覺、鬧事,老師常要四處抓學生回來上課;九年級則是餐飲和木工兩個技藝班,身為九年級木工班導師的王嘉納,帶領著十三個孩子,決心要把他們拉拔起來。

由於不少孩子連三餐都成問題,對他們來說,書本裡的英文字母、古今聖賢、生涯規劃,都離得好遠好遠。

王嘉納思索著這群孩子需要怎樣的陪伴,才能幫助他們找回自信,於是就從他自己的木工專長出發,帶學生雕刻作品、製作家具。

 

這群不愛乖乖坐在教室聽課的孩子,卻特別熱愛動手做的學習。像是原本愛惹事的學生林金誠,木工竟能帶動他對學科的興趣:「因為工具上都是英文,所以英文要學好才看得懂;如果數學沒算好,差一釐米,這件家具就會前後不準。」

王嘉納對學生極為嚴格,像是榫接的誤差要在○.二釐米以下,比一隻螞蟻還小;卡榫不夠緊,木板就會鬆脫,這樣材料就報廢了。做木工最忌「衝動」,木工廠裡有一箱歷年學生做失敗的桌腳,「這就是衝動的代價!」他把失敗品保存下來,警惕新進學生切勿衝動。

「我不是教他們一技之長,而是教他們做人做事的態度,」王嘉納細數每個孩子的轉變。

像是工作台上有塊大枕頭般的光滑木頭,是上屆畢業生林志豪的「修行」成果。剛進木工班時,林志豪心浮氣躁,老師把撿來的漂流木交給他磨;過了幾個月單調的砂磨日子,林志豪把衝動磨掉了;現在的他則是車床高手,畢業展上的家具桌腳,多是出自他手。

辦展覽,看見更多的可能

接下來,王嘉納的重大任務,就是幫孩子建立自尊、自信。於是,他從去年開始,安排在台北辦畢業展,希望能陪學生體驗一場成功。這群偏鄉孩子對於來台北非常興奮又忐忑,總覺得:「台北人那麼聰明,會不會考倒我們?」但在展場中,他們精緻的作品和誠懇的態度感動許多參觀者,一句:「你們好棒!加油!」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鼓勵。

 

今年,玉東獲得了歐旻慈善基金會的贊助,畢業展的規模更盛大。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的挑高展場中,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巨幅海報,寫下了心中想說的話。林欣榮的是「我看見困難,選擇面對。」王子恩則寫下「不管我的才能有沒有被發現,我依然閃閃發光。」孩子用生命做出來的作品,在展覽後也義賣、認捐給慈善單位,「我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雙手,可以幫助更弱勢的人,」王嘉納說。

「來台北辦展,目的不是讓更多人看到他們,而是讓他們看到更大的世界!」這是王嘉納的用心。他知道,僅一年的木工訓練,不一定會讓孩子的生命有戲劇化轉變,但他只求孩子能憑藉這點成就感,在心中種下「永不放棄」的精神。

王嘉納 小檔案

科目:工藝  
教學資歷:19年
翻轉教學好點子:
1.透過動手做家具,找回偏鄉、弱勢學生的成就感。
2.透過使用工具,與展覽時要對外賓解說,讓孩子學習英文;也因為要計算家具結構,帶動對數學的興趣。
3.到台北辦展覽、義賣,開拓學生眼界,也讓孩子經驗成功,體認到自己擁有助人的能力。

(本文內容為刊登於《親子天下》專特刊 2014-09 NO.26)

Line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