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劉以羚
一句「老師,你會不會回來?」讓power教師王政忠決心留在南投爽文國中,一待就是二十年;一句「老師,你何時調走?」讓王嘉納老師幾乎掉淚,學生以為王老師又會像其他老師們離開,他決定放棄高薪工作,返鄉陪伴這些和他同樣出身的孩子,這一待也快二十年。在台灣,有不少這樣的教師投入偏鄉教育,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,很被激勵和感動,三年前,我和「玉東卡本特」開始一段美麗的邂逅。
還記得2014年六月,受歐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沈盈的邀請,我們幾個曾經一起去尼泊爾的志工們,相約揪團到華山看展,當初只是抱著支持好友和敘舊的想法看展,一走進展場,馬上被眼前的木工傢俱所吸引。細緻的雕刻紋路、平滑舒適的展示櫃,還有特別的蚊帳木床等,天然木質的香氣逸散,很難相信,眼前這些獨具特色的傢俱,出自於國中生之手。走訪展間,身穿或藍或紅運動服的學生,熱情地向參展民眾解說,最印象深刻的是,一起看展的好友宜衡問學生:「我看這張椅子的外表好像都沒看到釘子,是有什麼特殊之處嗎?」一位自嘲不擅外在表達但內涵豐富的學生回答:「請問一下,妳沒化妝會出門嗎?」文字乍看之下,好像這位學生有些回嗆之意,但仔細探究他所說的內容重點是「椅子的釘子藏在裡面,最外層都已經用木頭修飾過了。」青澀靦腆的國中生,以他們這個年紀的幽默,為我們解惑木工世界的奧秘。
▲2014年六月初次蒞臨「玉東卡本特」。(照片提供/劉以羚)
每當暑假之際,總會在群組收到好友沈盈盛情邀約的訊息,我們總期待相約看展的日子,一方面能夠使散落各地的我們再次聚集,另一方面也能透過到場看展,以行動表達對他們的支持。事隔兩年,再次回到展場,映入眼簾的又是另一風格的傢俱,我不禁讚嘆:「天啊!這些學生真的好厲害,一年比一年還進步,傢俱也越做越精緻。」這些佳作的背後有太多動人的故事,而這些能夠從花蓮北上參展的孩子們,都是這位不辭辛勞、無怨無悔付出的王嘉納老師,成為他們最堅強的後盾。
▲2016年七月二度參觀「玉東卡本特」。(照片提供/劉以羚)
三年過去了,我從大一開始看「玉東卡本特」,直到今年大學畢業,首次以展場人員的身份參與展覽,身份的轉換讓我有更多時間,和參展學生建立關係,也因為一邊記錄一邊觀察的過程,聽了不少他們的故事,或開心或難過,我都在他們的身上看見一股生命的韌性。畢業於新聞系的我,對於新聞工作抱有很大的熱情和使命感,展覽期間,我不停地思考,如果今天站在媒體工作者的角度,我要如何撰寫我的報導?要如何在不傷害他們,但同時可以透過報導為這群孩子帶來正向助益的前提下,寫出不卑不亢卻也溫暖人心的報導,我目前還沒有答案,但我知道,他們的生命不會只有弱勢和困頓,他們的生命還有勇敢和堅毅。
▲2017年木工班學生佈展。(攝影/劉以羚)
▲木工班教師王嘉納指導學生擺設傢俱。(攝影/劉以羚)
也許是大學四年都有接觸國中生的家教經驗,讓我帶有些微的優勢,成功打入他們的圈子,但起初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呢!還記得佈展當天,我揹著相機拍下他們磨砂的畫面,邊拍邊跟他們聊天,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坐在他們中間,卻發現這些學生對我愛理不理,也對!我是一個他們素未謀面的外人,不想講話也是理所當然,只不過國中生也是調皮,當我們開始有些話聊時,他們卻又愛開玩笑地挑逗大姐姐,還有人說「因為他沒看上妳,所以不調戲妳…」聽到這些話,我沒有放在心上,或許是因為自己也同樣走過這個不成熟的階段,所以對於這種玩笑話早已無感,大多都以笑置之吧!隔天開始,幾個學生會在我環顧展場時圍繞在我身邊,先是搭訕,再和我分享他們自己的才藝,有人會彈吉他、有人會跳現代舞;甚或有人會跑過來跟我說,某某某要跟我合影,但其實是自己想要一起拍照等不少趣事。在展場的那幾天,透過和他們的相處,真實感受到他們的單純,但也因為還沒看過外面更大的世界,帶著些許的憧憬和想像,只是無法擁有太多資源的他們,外面的世界,有時候卻也離他們好遙遠。
▲木工班教師王嘉納分享近年帶班經歷和故事。(攝影/劉以羚)
「過去窮怕了,當然也想過要過更好的生活,但是看到他們跟我以前一樣,我就放不下…」王嘉納老師說,若不是求學路上有許多老師和貴人相助,他也沒有辦法成為老師,不會有這樣的成就,更不會有能力可以回到家鄉幫助這群孩子。其中,在展場間義賣的「木箱和木盒」也是王老師求學歷程的小故事,當年北上讀書的王老師,因為沒有錢可以買紙箱裝物品,向店家索取箱子卻屢屢碰壁,想起自己擁有木工技能的王老師,決心製作專屬自己的置物箱,也因此看見離鄉背井的遊子,那份對於求學的堅毅和韌性。王老師從來不以灑狗血的方式,讓外界因為看見玉東孩子的悲情,進而伸出援手提供資源,他知道,外界的資源會有停止的時候,如何讓孩子在畢業後,還是能夠靠自己的雙手生活,這是他的期盼,也是他長久努力的目標。
學生多為原住民,更有不少學生的家庭破碎,連生存都有困難,因為這樣,他們被迫提早長大,學習面對社會的現實。生在台北城市的我,可能擔心的是「未來職涯規劃是什麼?」,他們擔心可能是「我的下一餐在哪?」想到這裡,就很心疼。
▲立法委員高潞以用、歌手曾淑勤與木工班教師王嘉納和學生合影。(攝影/劉以羚)
我們家投入寄養家庭的服務已有八年之久,和這些社會弱勢孩童共同生活的經驗,讓我對於「愛」有了更深刻的體會。我的父母透過這樣的方式教導我,學習看見社會上的需要,在我們所能付出的地方盡份心力,他們身體力行的身教成了我最好的榜樣。同樣地,在王嘉納老師的身上,看見陪伴的力量帶來希望和成長,而這美麗的詩篇,還要繼續書寫下去。